曼語
不知這兒能掛多久~msn到wordpass~再到這兒!!!!

可能地程度:   likely  , probably,  possibly
一、很可能
1. likely    adv.adj. 
   * He will (very / most) likely come. 
   * 他很有可能會來.  (likely 當adv.時~可用very/most修飾)
2. probably  adv.
   * She will probably leave.
   * 她很可能將要離開.

二、有可能但不確定
1. possibly  adv.
   * They will possibly help him.
   * 他們說不定會幫他.

PS. probable  與 possible  之形容詞~只能用於事件物 , 不能用於人~
* 錯誤: He is probable to come.
   正確: It is probable that he will come.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the other day(前些時候), some other day(改天)
    one day(某一天),   some day(將來有一天)

    1. the other day. 前些時候(用於過去式)
    I saw him in the park the other day.
    我前些時候在公園裡看到他.

    2. some other day. 改天(用於未來式)
    I'm busy now. I will visit you some other day.
    我現在很忙, 改天再去拜訪你.


    3. one day 某一天(可用於過去, 未來)
    *I saw him downtown one day. 我某日在城裡看到他.
    *One day you'll be sorry. 總有一天你會後悔.

    4. some day 將來有一天(用於未來式)
    *Keep on working hard, and someday you'll be successful.
    要不斷的用功, 將來有一天你會成功.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is msn's blog transfer to the websit of the wordpress.............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個稱職的聽眾,接受對方

比呂~Hiiro 寫於 2010年9月30日 21:38

自古以來,人們就說「善於聆聽,才是會溝通的人」。不要光顧著自己說話,也要傾聽對方,這樣的「對話」才有意義。如果光顧著自己說話,這已經不是「對話」,而是語言的強迫。 仔細聆聽對方說話,除了讓溝通有來有往之外,其實還扮演另一個重要的功能。 那就是「接受對方原本的樣子」。

 仔細聆聽對方說話,不隨便插嘴,最後才說出自己的意見。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卻會讓對方覺得安心,覺得「自己被接受」,這樣一來,他的心自然會敞開。 如果有些話非說不可,也要等對方說完,深呼吸之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打斷對方的話題,會造成對方很大的壓力。

我在跟大家解釋語言、說話方式時,總是有人反應:「可是,我又不擅長說話,怎麼辦呢?」 這些人心目中「擅長說話的人」,不外乎是談吐幽默風趣,逗得眾人哈哈大笑的搞笑藝人,或是說話像機關槍一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我沒有要否定他們的意思,但至少一般人,並不需要那麼會說話。

而且,就算不擅長「說」,只要善於「聆聽」,就是會說話的佼佼者。 仔細聆聽對方說話,不隨便插嘴、不做任何批判,直到對方把話說完。 如果能夠貫徹這一點,就算你提出自己的看法,「不過,我覺得應該……」,對方也會聽進去。 在彼此互信的基礎下,互相對話。

 而且,朋友聚會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個不停,逼得你也只好加入說話陣容。 如果不跟著起鬨,搞不好會被認為反應遲鈍也說不定。 但是,在這種場合,如果你能確實聆聽周圍的人說話,一定會顯得特別「搶眼」。 大家都會覺得:「只有她仔細聽我說話。」 想必大家會因而對你產生很大的信賴感。 如果你跟著眾人起舞,勉強裝風趣幽默,大家對你的評價反而會降低。

 扮演聆聽者的角色,剛開始也許會覺得痛苦不堪。 有些人談吐乏味,卻偏偏喜歡高談闊論,有些人可能跟你意見相左,讓你忍不住想要插嘴,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是,千萬不要忘了,與人交談不像辯論,非說贏對方不可。

 怕說輸對方,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試圖屈服對方,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接受對方的想法,接受他的人格,也讓他接受自己的觀念。 就算彼此的觀念有些出入,也無所謂。 彼此都會接受「我們的觀念不同」的這個事實。 這才是真正的對話,才是應該締結的關係。

[caption id="attachment_806"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caption="日出-Manie"][/caption]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 33 件必須做的事




Yogie Lin 寫於 2010年9月29日 22:03





第一步 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  第1件事: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王國維先生說:「詞以境界為上」。同理,人以風格鮮明為佳。 鮮明的個人風格會自動抹掉不利的細節。要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可以利用行銷人常用到的4個P! 1. Product 產品  2. Price 價格 3. Place 通路 4. Promotion 宣傳。

·  第2件事:永遠心向陽光的生活態度在晦暗不明的黃昏,誰都曾有過頹廢的想法吧!人生其實有很多轉折。 說不定轉個彎,下一處就有什麼驚喜。

·  第3件事:重新定義「中年」 「人生三十才開始」這句話己經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徹底瓦解,有許多人到了五十歲,才找到了人生的新希望! 二十歲沒有實現的夢想,可以到三十歲去做,或者留到四十歲也無妨。 現在五十歲以前都還是青年人呢!

·  第4件事:得到「心靈復原力」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心靈復原力」強弱,比教育、經驗、培訓、人脈等因素更能決定他的成敗!

·  第5件事:簡約生活只有一隻皮箱,就可以隨時出發,往世界的盡頭飛去。 不要去積攢那些零碎而無用的家私。傳奇總是沒有年齡、過去、和地域的特徵

·  第6件事:懷抱一個偉大的夢想,緊抓現實的當下 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今日人類的文化與文明發展,都是來自無數夢想與理念實現的累積。

·  第7件事:養成每天讀取新聞的好習慣 世界正以光速向前發展。不關心世界變化的人,恐怕也不真正關心自己將去向何方。

·  第8件事:培養<span>良好的睡眠習慣熬夜工作或娛樂,現在常常被形容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言下之意似乎是只有小公務員、小老百姓才會按時上下班,買菜做飯,過著乏味的生活。這是絕對錯誤的導向!

·  第9件事:制定自己的keep fit 健康計畫

訓練自己體態的輕盈、肢體的柔軟,吃「悅性食物」。 你應該像天地間一棵秀麗而挺拔的樹,擁有一種源自內心的力量。

·  第10件事:擁有謙沖致和的態度 畢身致力於兩岸和平的已故辜振甫老先生,柔軟的身段包裝著強大的使命感,而他一生奉行的成功格言就是「謙沖致和」。

·  第11件事:一定要擁有一次人生的大挫折 無論感情、親情、事業、財務或工作,要相信挫折不是被命運KO,完全擊敗。 而是OK,爬起來重新再來,愈挫愈勇。

·  第12件事:豐富自身內涵受歡迎的人總是有健談的口才及多才多藝。 準備兩個「保留節目」,豐富自身國學基礎,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第13件事:每週三次整理(反省)自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位偉大的君子,每天都會利用各種時間反省自己當下在身語意上所犯的錯,及可能傷害到別人的地方,使自己的德行日臻圓融,智慧日益增長。 身處在如此紊亂環境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增益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呢?

第二步 建立自已的「人生目標清單

·  第14件事:定下人生的目標清單 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旅行:各處到了一到,看到不同的風景;出發的時候你有同伴,中間可能又換了另外的同伴,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同的人;有時候你還會停下來,告訴別人你的故事……

·  第15件事:對世界懷抱一個希望 這個世界上讓人憂慮的事情太多。即使盡一己之力對於解決問題毫無裨益,但仍應該懷抱希望。 就像全球最大非營利企業「慈濟」的開端,只是來自証嚴法師的一個慈悲的「念頭」。

·  第16件事:產生令自己有價值的獨門創意世界每天都在變,產業脈動在變、經濟趨勢在變,連自然災難型式都不斷在變。 怎麼在自己生命黃金時期,產生領先甚至超越善變世局的自我核心價值,其祕密就在能否找到或產生屬於自己的獨門創意。

·  第17件事:考幾張證照未來台灣將會邁向以証照取勝的社會,在你去求職時,除了你的畢業証書之外,多幾張技能檢定的合格證書或執照,絕對會讓你在找工作時如魚得水。

·  第18件事:至少進一次大公司所謂大公司並不是指規模大的公司,而是指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評領先的公司,大公司不一定好,但卻是35歲以前累積工作資歷的重要方法。

·  第19件事:為事業而不是為工作奔波 許多人往往在生命的黃金時期為工作、公司或看不見的股票,每天工作超時,體力透支。 賺到名片上好看的頭銜、薪資條上的滿足。 在老闆大力呼籲投資大戶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甚至尾牙請來大明星、送出豪華跑車時,這些在工作上打拼的員工卻同時賣掉了他們的肝臟、心臟、脾、肺、腎等器官的健康,也失去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 請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而不是讓自己被工作奴役了。

·  第20件事:搞定外語35歲前搞定外語,不是不可能,只要用對方法就成。 國際溝通語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會講英語是基本的生存核心價值,千萬不要ㄧ拖再拖,或是還要等一個決心,那你就輸了

·  第21件事: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台灣的民眾在眾多新聞台與口水節目的「幫助」下,已經越來越膚淺了,每天的資訊管道大部份透過十指(上網)和姆指(看電視),亂七八的資訊,夾雜著置入性行銷塞爆價的大腦,弱化你的知識水準與心智年齡,怎麼辦? 動起來,讓自己重新開始不斷學習,並且維持學習的律動,讓自己生活生命發光發亮

·  第22件事:擁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規劃一個人一生要花多少錢?」這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好話題。 最近有人把這個數字計算了出來,說在台北這樣的城市,一對夫婦一生的金錢消耗是七千萬元。 聽起來有點嚇人吧,而這個數字只能滿足基本的小康生活。

·  第23件事:離群索居十天、一個月,訓練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

從少年到成年,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父親牽著女兒的手鄭重地交到老公的手中,一直被穩妥地保護著的感覺的確很好。 可是沒有什麼事情是不用付出代價的。 你必須一直與人分享浴室、房間的格調、甚至心情——心中莫名鬱悶的時候也不得不費力解釋或者強顏歡笑,以免最親愛的人為你擔心。

·  第24件事:背著背包去走走 大部份的人喜歡跟團出國旅遊。 但是,跟團其實對35歲的人是很笨的旅行方式,甚至去的地方不外是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美其名是出國,其實只是搭飛機去另一個地方,住五星級飯店,買一些阿里山,懇丁,甚至九份都買得到的東西罷了。 要旅行就背著背包,一個人或三五好友,脫離自己的文化圈,去體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  第25件事:培養一種自己獨享的趣味 偉大的靈魂也曾隱藏在平凡瑣碎的生活當中。 作曲家亞歷山大.伯羅丁在譜寫《伊戈爾王子》的時候,他正在聖彼德堡的軍事醫學院中當化學教授;  T.S.愛略特寫出《荒原》的時候還是一個銀行官員,他著裝得體,每天9:35上班,下午5:35下班,每四週有一個星期六加班,與其他人一樣。 一天約有八小時人人都在工作,可是八小時以外的時間當你充分地享受個人愛好和趣味,也許最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你。

·  第26件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 天氣狀況及植物的種類、一個城市的人文特質、工作的時間等都可能牽動到個人的情緒,最好讓自己生活在「習慣」的舒適環境中。

·  第27件事:擁有一個自己的角落 忙忙碌碌的人生當中,總要偶爾抽出一點時間來,躲在自己的角落裡,稍稍地享受一下。

·  第28件事:做一次義工利用幾個月或者一年,不計利害或得失,在另一種勞碌中,體會到心靈的單純與充實。

·  第29件事:見一個「夢中人」 你有想見到的人嗎?也許是偶像,或者是某個對你有特殊意義的普通人,這就像有人將去巴黎作為人生目標之一一樣,是一個帶有浪漫色彩的計畫。

第三步 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  第30件事:只需和少數人保持和諧關係有一句話這麼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所以許多人會在已然筋疲力盡的下班之後,努力再撲向一個又一個飯局,在假日張三李四邀約的聚會,或者怕錯過了認識大人物的機會。 因此不免會陷入複雜的關係泥潭,忙碌不堪,心靈也不堪其擾。 和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應酬不但身體疲累;而且和太多的人交際會大大增加焦慮感和壓力

·  第31件事:真的可以說不 如果你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你真的得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  第32件事:對父母許諾必不可少 也許35歲之前你真的幫不了父母什麼忙,那麼更要善於給他們許諾。 有許諾也足夠讓他們幸福的了

·  第33件事:結交幾個知己 我想如果我說每個人都應該交一個知己,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吧。 已故的武俠小說家古龍說:「朋友就是不分尊卑貴賤、職業高低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想起來心中含有一絲絲暖意的人。

(網路好文章蒐集分享)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st^^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洋媳婦的教育方法...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許小郁寫於 2010年7月2日 23:17


 




洋媳婦的教育方法...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不吃飯就餓著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會而,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久,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 歲。蘇姍笑著說: 「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我心領神會,托 比告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裡脊、油悶大蝦,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無奈,我! 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眼巴! 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問: 「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托比嘆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托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 吃飯,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她像托比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這身

有一天,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很快,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料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忽然,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蘇珊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托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蘇珊問托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 托比一邊哭,一邊拚命搖頭。? 說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托比非常喜歡, 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托比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托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托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托比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蘇珊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媽媽,你陪我一起去。 」 托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裡來了客人,托比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悠。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聞。最後,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對他說:「把地拖幹,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托比不願意,又哭又鬧的,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 「這是蘇珊的事。」

過了一會兒,托比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媽媽,我錯了。」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知道。 」蘇珊打開門,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 ! 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麵前發生衝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臨走前兩天,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蘇珊想了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托比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可以不漂亮,不美麗,甚至也沒氣質,但不能沒有教養


 

 

 

 

一個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美麗,甚至也沒多少氣質,

但是不能沒有教養,教養是一種潛在的品質;
有教養的女人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漸失光澤,而會越發耀眼迷人.智慧是美麗不可或缺的養分……

十八世紀末政治家、思想家勃客曾寫過這樣的話:“教養比法律還重要……
它們依著自己的性能,或推動道德,或促成道德,或完全毀滅道德。”

在古代形容一個男人有教養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誇一個女人有教養是“知書達理,溫柔賢慧”。

罵一個男人沒有教養,最惡毒莫過"王八羔子養的",

說一個女人沒有婦德,莫過於"母夜叉"。
瞧,二者差別多大,一個是那樣的雅,一個竟是那樣的俗。

  
一個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美麗,甚至也沒多少氣質,

但是不能沒有教養,教養是一種潛在的品質,
也不會多麼直接地吸引人的眼光,

但是,對凡塵中的我們來說,生活需要女人有教養,家庭需要女人有教養。

  
什麼是教養呢?教養不是隨心所欲,唯我獨尊;

是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認真地關注他人,真誠地傾聽他人,

真實地感受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真正的教養來源於一顆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的心靈。


“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是對教養的最好詮釋。

 
一個女人最偉大的資本是教養

  
中國美容時尚報社長兼總編輯張曉梅說,

“我始終認為,女性的教養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準,
女人的教養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修養和前途。我特別想告訴女性朋友的是,
女性修養、女性魅力是需要用心體味和感悟的,它是女人修煉的結果。通過不斷地修煉,
每個女人都可以今天比昨天、明天比今天更有魅力。更重要的是,是否知曉魅力的重要性,
是否願意不斷學習提升魅力的方法,是否能夠把提升魅力作為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並為此做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會對一個人的事業和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富有教養,是道德美的表現形式,它會隨著歲月的增加、心靈的淨化而日益顯示出它光華。
有一種說法為:“不美麗是女人絕對不可以容忍的事情,但沒修養絕對是男人不可以容忍的事情。”
我比較贊同這種觀點,許多女人看上去十分美麗,但她們行為粗魯,往往惹得男人望而卻步,
或者心生厭惡;相反,那些相貌平常,但言談和舉止上富有修養的女人常常能贏得男人的心。

  
有教養的女人靜若幽蘭,芬芳四溢。
時間可以掃去女人的紅顏,但它卻掃不去女人經過歲月的積澱而煥發出來的美麗。
這份美麗就是女人經過歲月的洗禮而成就的修養與智慧就象秋天裏彌漫的果香一樣,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

  
有教養的女人像潺潺溪水,讓周圍的人被浸潤。修養是一種人生體驗到及至的感悟,
是人生感悟及至的平靜,那是一種更為簡單純淨的心態。

  
有教養的女人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漸失光澤,而會越發耀眼迷人.
智慧是美麗不可或缺的養分,智慧之于女人是博愛與仁心,是充滿自信的幹練,
是情感的豐盈與獨立,是不苛刻的審度萬物,更是懂得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慧心的平衡.
修養與指揮的女人讓美麗在不同的時刻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一生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女人,
應該是一條永遠亮麗的風景線,笑看歲月,美麗依然…….對朋友像春天般溫暖。

  
女性教養程度的高低是衡量整個社會文明教養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
因為女人是母親,是女人養育了所有的人,是女人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
不管社會發展有多快,不管女人現在可以扮演多少種角色,女人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母親。
天下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而如果母親沒有教養,孩子會有教養嗎?因此,女性們特別是那些想做母親的女性是不可以沒有教養的。

  
男人通常尊敬那些富有教養和內涵的女人,並且常常試圖和她們接近,保持某種親密狀態,
並且以此為榮,而且依戀、迷戀於這種關係。
如果條件允許,能把這樣的女人娶回家,共度一生,將是他們的人生夢想之一。

 

 

曼妮註:無論男女皆同^^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有福氣的人看



書局 Book 寫於 2010年9月13日 13:30





◎張忠謀/文


來源:網路流傳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


 


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


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


卑,要懂得憐恤。


 


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管別人吃什麼


呢?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可稱為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豔羨,但深究其裡,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唸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


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


重的古董,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曼妮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